集友新材招股书被指多处造假 IPO堪忧(图)

2016-12-09 15:45   来源: 商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集友新材”)自2016年6月首次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并公开发布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来,一直未能摆脱公众及媒体质疑。近期有曾任该公司高管人士再次向环球网财经爆料,集友新材涉嫌高管学历、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以及拖欠员工社保等多个问题。上述高管称,集友新材要上市,应先要澄清以上问题。

  



  太湖县生产线被曝面临资金链断裂

  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集友新材称3.46亿元的募集资金将用于烟用接装纸生产线、电解铝生产线、研发中心三个项目的建设,这三个募投项目的选址均落户在安徽省太湖经济开发区。募集资金中用于固定资产建设投资的金额为31835.4万元,包括烟用接装纸生产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682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电化铝生产线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1227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6794平方米办公场所。

  招股说明书称,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要依靠股东投入、滚存利润以及银行贷款来满足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融资手段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规模化发展速度。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的募集资金、可有效支撑公司的资本开支,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财务稳健性并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前述离职高管在接受环球网财经记者采访时称,集友新材募集资金的事实原因则是公司在安徽省太湖县经济开发区新建厂房面临资金链断裂、被银行停止贷款,而公司的募集资金将有一部分用于这部分偿还。这与集友新材在招股书中描述的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并不相符。

  环球网财经了解,上述爆料高管自2014年便开始参与安徽集友的上市筹备工作,直至离职。其称,集友新材研发实力实属平常,并有多项检测数据遭客户驳回。“检测中心招聘条件原本是研究所及以上,但待遇等方面达不到要求,人员多位大专学历,检测中心的资质和水平值得怀疑,”该离职高管称,“募集资金的实际用途是公司在太湖县新建厂房因资金链紧张而进度缓慢,交通银行等几家银行也暂停了贷款。”

  另据太湖新闻网在今年5月5日发布的《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太湖县开发区》的报道中,描述集友新材与太湖县开发区管委会的签订入园协议,其中包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而这一投资金额明显低于集友新材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三个募投项目合计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

  



  对此律师指出:“募集资金用途如果发生变更,应该经过股东大会审核通过,否则还涉嫌虚假陈述。募集资金用途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及核心因素,如果在这方面不如实披露,将给投资者造成严重误导,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财务造假疑点频现

  集友新材招股说明书公布的信息显示,集友新材仅下设两家子公司,分别为“安徽集友纸业包装有限公司”和“太湖集详包装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两家分公司分别实现利润4088.54万元和-57.65万元,同时母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159.18万元,也即母子公司合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会超过4300万元。然而,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合并利润表财务数据列示,2015年最终实现合并净利润4673.42万元,明显超过了母子公司净利润合计金额。显然与正常的会计核算不符。

  此外,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集友新材公司最主要原材料是白水松原纸,在2015年的采购均价为8.37元/千克。2015年集友新材的第二大供应商为“牡丹江恒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应采购金额为1354.44万元,占集友新材当年采购总额的比例为16.88%。

  根据恒丰纸业发布的2015年年报数据,当年该公司的机制纸总销量为113474吨,借此实现销售收入13.92亿元,由此计算该公司的原纸销售单价为12.27元/千克。环球网财经从恒丰纸业公司人士了解到,烟草工业用纸是该公司最主要的产品项目,2015年此类产品的销售占比高达75%以上,并贡献了恒丰纸业当年度95%的利润来源。同时,从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处了解到,烟草工业用纸还是各类型原纸产品中销售价格和附加值最高的类型,以恒丰纸业为例,2015年此类产品的毛利率高达30.48%。

  基于上述条件,合理估计恒丰纸业的烟草工业用纸销售均价,是最贴近于全部原纸产品销售均价,也即12.27元/千克的产品。而与此同时,集友新材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原纸采购均价仅为8.37元/千克,仅相当于主要供应商恒丰纸业产品销售均价的三分之二。

  “操盘手”涉嫌犯罪 处取保候审中

  环球网财经记者还注意到,集友新材的原副总经理姚发征,持有公司上市前7%的股权份额,此前姚发征因涉嫌贪污已被取保候审。

  集友新材前身为太湖集友纸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并于2015年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姚发征也正是在太湖纸业任职期间因涉嫌贪污而被取保候审。

  据招股说明书中称,姚发征因个人原因于2014年12月16日被免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但前述离职高管则对环球网财经记者表示,姚姓高管是集友新材实际上的“操盘手”,包括其离职前公司筹备上市的各项事宜,也大多经由该姚姓高管署理。

  对此,有律师对环球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因为不符合任职条件而名义上不担任职务,实际却在履行高管职责,这其实同样涉嫌虚假陈述,不符合高管任职条件的人士不能担任高管,这是硬性规定,这个不能担任,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

  同时,尽管姚发征已被免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不属于集友新材的高管人员,但是因为持有集友新材7%的股权,属于持股5%以上的关键股东。针对这一关键股东此前在高管职务期间因涉嫌贪污而被取保候审的事项,集友新材在招股说明书中并未做任何信息披露,针对其被免职事项也仅模糊提及“因个人原因”,集友新材此举有存在重大信息遗漏的嫌疑。

  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偷逃企业所得税

  另外,集友新材于2013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在2013年和2014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在2015年将业务逐步转移至子公司安徽集友纸业包装有限公司,并使该子公司在2015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但是环球网记者发现,集友新材的人力资源指标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消息,集友新材共有员工335名,其中大专和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分别15.21%和10.42%,合计比例也并未达到30%。同时公司共有研究人员17人,占比仅为5%。这两项数据均为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中设立的30%和10%的最低标准。

  集友新材在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的条件下,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进而导致该公司骗取税收优惠补贴。参照安徽集友纸业包装有限公司2015年的净利润4088.54万元计算,税前利润大致为4810万元,则10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就对应着将近5百万元的净利润,这相当于集友新材2015年合并净利润10%以上的份额。也即,集友新材通过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仅在2015年一年便虚增利润将近5百万元。

  对此律师向环球网财经记者指出:“企业在申请高新资质过程中,不仅在申请当时要符合相关标准,在申请后的有效期内也要一直符合;如果不符合,被主管部门发现可能会被取消高新资质,并追回不符合期间所享受的税收优惠等。”

  这给集友新材带来的经营风险不容小觑。环球网记者统计发现,此前不乏有上市公司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被查后,被要求补缴大额税款的先例。典型者如贝因美(002570.SZ)在2011年9月收到杭州滨江区国家税务局的通知,由于不符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条件,需补缴2008年、2009年税款5892.7万元,该事项导致该公司净资产减少5892.7万元,影响2008、2009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082.2万元、4810.5万元。该事项也导致贝因美公司股价在2011年9月当月出现了20%以上的大幅下跌,投资者受损严重。

  拖欠员工巨额社保

  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16年3月31日,安徽安徽集友公司职工总数为355人,而仅为其中217人缴纳相关社保。该公司表示,主要是生产车间员工流动性较大、员工中农民工较多等。

  而前述离职高管告诉环球网财经记者,其在职期间负责企业人事和招聘工作,安徽集友员工流动性非常大,工资低、工伤事故频发、入职半年之上才办理三险等是主要原因。“在个人强烈要求下,公司才于2015年3分月份开始给我交五险,而我是2014年入职的,”前述高管表示,“为筹备上市,公司为大部分高管补缴了社保,这也是从2015年12月份才开始的。高管尚且如此,普通员工可想而知。”

  据前述离职高管披露,其离职原因便是与公司未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有关。

  据报道,此前就曾发生过职工因社保缴纳纠纷在厂门口拉横幅维权的事情,毕竟在缺失了社保保障的条件下,员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合法权益将得不到任何保障。

  与此同时,依据集友新材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未缴纳社保的员工人数,再参照该公司实际支出的人均人力成本作为基数、以20%测算应当由企业承担的员工社保比例,对应着集友新材在过往的三年及一期财务数据中,偷逃社保并虚增企业利润金额合计高达近5百万元。

  环球网记者统计发现,包括员工社保缴纳在内的合规经营,一直都是监管部门IPO审查过程中的关注点之一,此前就曾有永祥机械因未给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并因此在2012年上市审核时被发审委否决的案例。而就集友新材公司的具体情况,在各个报告期内的员工社保漏缴人数,都占到了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且截止到招股说明书发布时尚未实施整改,则该公司在员工社保缴纳方面的经营合规性存在法律瑕疵。

  另据该高管表示,在其离职后,公司方面一直拒绝开具离职证明,还扬言让其在当地无法生存。“他们在报纸上公开了我的全部资料,包括身份证号、住址、电话,还污蔑我,”前述高管对环球网财经记者称,“这给我个人造成了极大的名誉损失,也给我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难,我已采取法律措施。”

  就上述问题,环球网财经向集友新材进行采访时,该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在回复环球网财经称,采访函中所涉及的数据需要核实,年底是审查高峰期,不方便接受采访。

   [编辑: 甘颜奇]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ipo 集友